1)特色性原则
景观规划设计中充分反映基地植物条件和植物特色资源的可利用性,继承本身的历史文脉,融合地域特色,体现青山绿水的优势,展现植物空间的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景点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2)整合原则:
分区明确的同时加强了各部分功能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区域(包括与市政公共区域)的沟通,促使功能互补,延续景观界面,塑造出良好的边界整体关系。
3)生态性原则
在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地物,拓展自然舒展、富于变化的空间和疏密有序,错落有致的实体景观空间。
4)人文自然相融合和人文感受引导原则
以场地为载体,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广场开放空间中来,同时加强对自然文化的宣扬和引导,使人们能赏其美,知其优,产生共鸣。
5)功能主导原则
从场地规划到详细设计都应遵循“市民人文休闲”的基本功能,从宏观把控到微观的细节,都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2、规划用地布局
附表 规划用地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3、规划路网布局
规划区域内路网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规划。采用点、线、面的方式对空间路网进行合理组织。主入口设置与北江一路方向,同时地块东面、西面、南面分别设置有次入口,满足不同方向市民“入场”需求。广场内部通过铺装与绿地有效镶嵌组合,在中心形成12-20M不等中轴景观带,满足市民聚会活动需求,同时通过2-4M两级园路对其他区域进行路网组织和空间分割,将广场划分为开放空间、私密空间、半开放性空间等,有效的将市民引入到区内各个景观节点中。
4、规划园林建筑布局
方案构思从营造适合市民休闲活动的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建造具有现代特点的城市开放活动绿地空间。规划布局中以植物绿地为主导,园林建筑作为辅助性景观渗透到景点里面去,在合理区域内布置休闲凉亭、花架、树池坐凳等。
5、空间组织及环境设计
景观系统主要是由主入口广场景观、生态广场景观组成、休闲阳光草坪、儿童活动区等区域构成。入口广场布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生态广场以植物硬铺相渗透,营造一种较为开阔的平台空间,满足市民小型集会、跳舞健身的基本功能。而阳光草坪、儿童活动区等则是通过园路、植物群落、微地形等元素进行自然划分和空间过渡,为不同年龄段市民提供休憩、交流、公共活动的差异化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