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一种,在实施人工规划时,需要尽可能地还原生态结构,以此提高湿地公园的文化价值。但是,部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湿地公园的规划与自然生态不符,其人工元素的介入干扰了文化因素的融合,导致湿地公园观赏性、文创性、艺术性不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园的观赏价值。
2、理解较为片面
文化设计作为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所涉及的文化概念较为宽泛。一些设计师在实地建设公园的过程中,往往只是进行简单的植物、水景的布置,在构建水上植被生态系统的同时,理解较为片面,导致水上景观、森林景观的组成模式较为单一、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深度。
3、科学配比不够
湿地公园在塑造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植物的类型、水质、土壤等方面,都需要进行科学的配比。要想在湿地公园中达到科学的配比,就要在设计理念和方法上进行改良,避免部分湿地环境受到破坏。但事实上,这一问题远远没有得到缓解,湿地公园的科学配比存在不足,设计师对湿地公园的土壤、水质、气候理解程度不足,无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