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环境的优化
针对河流沿岸的生态问题,对实地进行调研、分析和评估,分别从4个方面对原有生态环境进行优化升级。
1)沿岸空间优化
河流周边整体采用乡土植物和引进植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沿岸外侧以梧桐、槐树、杨树等乔木为主,内侧以观赏类植物为宜,形成较强的四季更替的效果,构建“一横三纵”的景观结构。添加滨水舞台、治水文化、体育休闲、森林氧吧等设计要素,并在沿岸依据不同宽度设置栈道和亲水平台。绿化带周围设置一定宽度的透水砖,作为人们休闲步行的通道。沿岸空间的步道设置为6米宽,以沥青材质为主进行铺装,确保人们在观景时能够短暂停留。透水砖道路结合休闲步道,两条道路临水而居,确保人们在户外活动的同时,可大幅提升与自然接触的频率。
2)带状布局设计
为了优化河流整体的景观布局,对上、中、下游三个空间分区域进行设计。上游区域内以水生植物种植为主,两岸通过50米的绿化长廊进行空间优化,形成兼具滩、潭、花、草等景观的多层次且富有郊野情趣的带状湿地景观。同时,设置生态区、水景区、水天一色区和亲水休闲区四大板块,为居民提供游憩、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健身活动等多样化的户外活动空间。在中游区域内,重点打造六座景观拦河坝、滩地及河道等,并借助两侧的微地形设计来提升游园的趣味性,打造带状的生态公园。在下游区域内,重点完善景观拦河坝、潜流及表流湿地、河道岸线的景观设计,改善汇入河流的水体质量,保障河流下游空间的水质状态。
总体来说,根据功能及景观分区,将河流带状湿地公园分为生态观赏区、水景观赏区、水天一色区、亲水休闲区,同时精品园区分水天一色亲水游园、田园风光游园、荷塘垂钓游园。每个区域、每个园区的风景都各不相同又相互呼应,打破了带状空间的单调性,使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在湿地公园内可领略不同的风景。
3)节点空间设置
为了突出河流的生态修复性,意在道路节点处设计引水文化主题公园和城市门户公园,从而达到“一轴双园”的景观效果。引水文化公园在秉承“起、承、转、合”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侧面反映盆地、百河出山到引渠灌溉、河流文明的形成过程。左右岸城市时尚生活长廊内设置老年运动场、儿童广场等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需求的活动空间,并在水口、对岸等多处地点设置对景和迎水台,构建城市生活滨水舞台。每处节点设计都结合了本地的文化特色,既展现了的文化底蕴,也凸显了所蕴含的地域特点。
4)慢行体验
河流滨水空间慢行系统的优化设计,除了满足游人的观景需求之外,还结合公共交通、自行车及步行等多维出行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步行和骑行为设计导向,兼顾自行车骑行功能,致力于为市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慢行空间。河流滨水空间两岸的慢行系统结合景观步行道、自行车道及绿道三种形式,串联大面积的开敞空间,形成舒适、安全的生态慢行空间。自行车道与绿道之间设置不同类型的自行车驿站,包括自行车停车棚、自行车道、停车场等。此外,两岸还设置具有特色的共享单车停车棚,主要节点处设置服务中心及休息座椅等景观小品,同时配置饮水池、洗手间及遮阳避雨等服务设施。
2、地域文化的传承
1)历史文化展示区
多处历史遗迹证明了滨河两岸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河流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侧重于将历史文化引入整体的景观设计之中,以雕塑、景墙、景石等形式进行实地展示,让游客在欣赏景观的同时,感受当地的历史文化,提高游客与景观之间的互动频率。
2)文化长廊展示区
结合“一河两岸”的城市空间布局,利用文化长廊的节点设计形式展示本土特色文化,如结合书法墙、雕刻等形式进行优化设计,并将节日特色活动与景观相融合,形成文化体验区。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精神,展现特有的传统习俗,在河流滨水空间以传统文化为主题打造文化活动来吸引游客。活动现场有充满趣味的民俗活动,如投壶、香囊制作、河灯祈福等。同时,古典舞蹈、古乐表演、古船游览等活动穿插其中,使游客在沉浸于美景的同时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体验传统民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文化墙特色展示区
文化墙作为城市历史记忆的重要展示窗口,可从当地的历史、人文特征、民俗习惯、传统技艺等中提炼要素并加工,以抽象的图形形式展现城市记忆,形成具体的文化符号。文化墙以人物墙和故事墙两大类型为主。其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精神,展现本土的传统习俗,河流生态公园利用文化墙特色展示区,为居民奉上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展览。同时,通过本土文化输出的形式结合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民俗活动、亲子体验环节,使人们沉浸在美好景色之中的同时也感受到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河流滨水空间景观设计中,对的历史文化进行提取与提炼,以文化墙为设计载体,显示城市的地域文化,展示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展现了地方特色,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和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