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园林景观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表达方式探讨

返回列表 发布时间:2020-1-17 13:55:24 来源: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需要重新定位设计理念,推动地域性因素的融合和渗透,凸显设计语言中的地域性特征,以营造个性化的园林文化艺术氛围,拉近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促进风景园林设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风景园林设计图片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框架体系主要由文脉、词汇和语法组成,其中,“文脉”最初来自于语言学范畴,指“语境”,将其延伸到风景园林设计领域,则指代对历史、文化等景观背景的常识和再现,涉及到设计者的核心理念、寓意内涵以及风格流派等具有时间范畴的意义。在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中,“设计词汇”可以等同于“设计要素”,由基本景观要素、地质地貌景观要素、天气及气候背景要素、水景观要素、动植物要素以及人文景观要素所构成。而风景园林设计的语法规则则是对园林设计方法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表现为具有普适性和一般性的设计原则。风景园林作为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具有表性的设计语言和隐性的设计语言。表性的设计语言包括园林的形态、光照、色彩、肌理等语言,可分别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分支设计系统,彰显出丰富的艺术冲击力和表现力;隐性的设计语言包括意境语言、规律语言、形式和空间语言,对隐性设计语言的良好应用,能够赋予风景园林整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体现设计者在价值观念上“美学”追求。
       下面笔者从地域景观与自然环境、地域景观与文化传统2个方面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表达方式,以期这些观点能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优化提供思路。
       1、地域景观与自然环境
       地域景观和自然环境对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表达具有重要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乡土植物3个方面。
       1)气候条件是决定风景园林设计风格的最基本的因素,能够影响到区域的水文状况、地形地质、生物条件甚至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在优化风景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应用开放式的景观设计语言,通过完善景观的空间布局,将自然因素的消极影响转变为积极影响,使其成为景观的主角,营造“天人合一”的体验。
      2)在地形地貌方面,风景园林的设计人员要充分尊重区域的原有场地,将景观创造性的融入环境之中,注重从自然地形中提取形式语言。
       3)在乡土植物的栽植上,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乡土植物的“美”,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依据地域气候特征,合理搭配植物群落,并将其与地域性生境条件与本地特色的景观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具有独特性、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植物景观,能够在保护植物多样性的同时,凸显地域性特征,提高风景园林设计、建设和管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地域景观与文化传统
       风景园林设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性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是决定风景园林设计风格的文化因素。
       1)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表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不仅包括设计形式、空间布局,也包含对文化精神的传承,传统文化为风格的产生和形式的生成提供了基础。
       2)注重对传统民俗和生活方式的提取,强化区域文化的亲和力和凝聚性,在反映区域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观念的同时,顺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征和趋势。
       3)要注重体现地区产业历史,以尊重、科学、理性的态度,挖掘其蕴含的历史信息和记忆,并在遵循地域文化演进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原有场所的特征和优势,将产业类历史建筑与新的功能定位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使地区产业历史传统的机制能够得以延续和发展。
       总之,在优化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地域性表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尊重原有的气候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调整空间布局和景观设计,优先选择成活率高、管理方便、经济成本较大的乡土植物,促进地域文化的融入与传承,以提供风景园林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查看详情 + 上一条 风景园林景观中地域性设计的方法
查看详情 + 下一条 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规划3原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