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整性
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园林生态系统的先决条件。要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自然给予最大的尊重与最大程度的保护。因此,在进行园林风景的规划时,应该以原始的地貌为依据,将各类设施与废弃的建筑相融合,使其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原始的地貌特征;保存原始的历史和文化,以适应人民的需要。比如,在恢复植被、地形和水系等方面,可以有选择地保存和使用,从而使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原有的面貌得到很好地保护。
2、生态性
生态学是指园林植被在该体系中的生态学功能及其时空位置得以充分体现。要依据植物的生态特点、生活习性和季节变化等要素,在现有的空间资源中对植物进行合理地布局,从而形成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稳定的植物群落。这种绿化景观具有调节气候,防止风沙,净化空气的作用;在保护水资源,改善土壤,吸降噪等方面起到了无可取代的作用。
3、节约性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当今世界资源的极度匮乏。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使其得到有效地使用和回收;对于土地、水、生物等不可再生资源,要尽量降低对它们的使用和消费,鼓励利用废弃植被、土壤、砖等原材料,展开新的创作。通过这种方式,对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大幅降低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节省财力、物力和人力,同时也可以降低浪费。
4、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是指景观类型与种类的多样化,在维护与充实城市环境的同时,也是维持与充实城市环境的关键。所以,植物的种类组成是非常重要的。要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植被配置,应用“斑块-廊道-基质”的空间模型,对植被景观的分布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区域植物为主,以野生植物和杂草为辅。这样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昆虫和飞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