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定义为“有弹性”的城市,它就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收、储存、渗透和净化雨水,必要时排出并使用储存的水。在新形势下,“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一种创新。它是新技术与新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人文因素相结合的产物。“海绵城市”的实际应用,不仅具有优良的透水性、抗压性、耐磨性和防滑性,而且还具有环保、美观、色彩、舒适、易于维护和吸声、噪声的优点。下面
建科园林景观设计浅谈一下海绵城市理念在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在景观道路中的应用
城市风景园林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布置科学合理的道路,因为城市风景园林必须具有很强的功能,以满足市民的娱乐、休闲和观赏需求,并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调节。海绵城市概念在园林道路规划中的应用,始于创新的园林内部道路形式。我们知道,传统的园林道路设计往往是线性的,道路中间的绿地小,道路面积大,这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总体要求不符。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考虑了弯曲的道路,采用了环状网路,以减小路面面积。“海绵体”的调节功能是通过使用具有高环境调节和储水能力的植物作为花园道路之间的隔断,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来实现的。园林道路的铺装材料的选择还应该包括环保的生态铺装材料,如多孔混凝土材料和透水草皮砖。
2、在园林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水体的循环和地表的积水,同时,由于水流的运动速度较慢,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安全与稳定。为推动我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学者们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构想,并在实际运用中,推动了城市的天然水体循环与利用,减轻了地下水的堆积,加速了水体的治理,尤其是加速了雨水的吸收、循环和处理。针对城市的发展需求,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从而达到消耗地下水、降低城市内涝、改善城市水资源循环、加速城市绿化的作用。满足当前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同时还促进了城市建设良性发展。
3、在园林水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水景设计中,常常只注重观赏效果,忽视了整体水资源的内在关系,使其处于封闭状态的水体环境不但难以维护,还消耗大量的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在海绵城市的思想指导下,景观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根据当地的实际地形、气候等因素,选取地势较低的区域进行景观设计。同时,要在景观设计中增加人为的干预措施,例如修建生态堤坝、人工湿地、开辟各种水源通道等,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比如,通过修建生态河堤或人工湿地,设置多种水源,不仅能实现水源的自我净化,又能利用雨水实现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