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各学校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手段,而
校园景观建设作为其中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实际建设中理应积极融入地域文化,这既能体现地域文化特点,又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使校园景观更具文化性、育人性,从而充分发挥其引导与教育广大师生的功能与作用。
1、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中的传承
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地域文化的表达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校园文化又属于地域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由此可见二者的发展相辅相成。在此背景下,通过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建设之中,既有助于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校园文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1)借鉴与坚守相统一
地域文化是在某一区域的长久发展中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而之所以它能在历史长河中得到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它不仅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精华,还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可以通过不断借鉴与吸收对自身的体系进行完善。由此不难发现,地域文化既有符合学校育人需要的优秀文化,也有一些腐朽、陈旧的糟粕文化,所以在校园景观建设中融入地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要有所取舍,简单地说就是选择优秀文化,去除糟粕文化,然后通过特有的景观语言将优秀文化呈现给广大师生,从而发挥其在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教育根本在于立德树人,所以立德树人应当是校园景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对校园景观与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提升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这样便能使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地域文化的教育,从而成为一个有素养、有才能的优秀人才。除此以外,在进行校园景观建设中,还应根据校园特色文化及育人需求,推动地域文化的创新转化,使其可以构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校园景观。
2)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校园景观环境在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景观环境的育人性和文化性,除了要注重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创新,更要探索地域文化在其中的传承创新。但要指出的是,创新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看起来与以往有所不同,而是能达到有效融合,这就需要在创新中注重文化底蕴的渗透和传统工艺技术的运用,否则所谓的创新只不过就是对校园景观环境的形态改变。在具体创新中,应当考虑到当代学生的审美特质、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等,然后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技术和工艺对地域文化的精华予以呈现,让广大师生获得良好观感,同时促进师生与校园景观环境的互动,由此实现其积极的育人作用与精神指引价值。
2、地域文化在校园景观建设中的发展
为了保证地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相关从业者需要在校园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具有时代意识,也就是能熟悉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然后通过先进的理念及方法做到合理设计和建设。具体来讲,首先要考虑到受众的变化。
目前学校中的主力主要是00后,他们作为出生在信息化时代下的新一代,对新技术、新知识充满兴趣,但对地域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这无疑会影响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以,在拓展校园景观设计及建设的方法时,需要结合受众的变化进行创新。
举例来讲,现阶段校园景观的受众主要是00后,那么就可以在校园景观的设计中引入一些新的工艺、材料,如附上二维码,这样他们就能一边观赏一边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相关的地域文化知识;注重先进科技的应用,使校园景观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要有科技感与时代感,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驻足观看,深入了解其中蕴藏的地域文化。
此外,创作手段与方法上也要重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如3D打印加工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等,这样不仅可以为校园景观创作提供便利,还能形成独特的校园景观环境。必须指出的是,地域文化与校园景观的融合无论以什么形式、方式或途径进行实现,都必须要保证校园景观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不然就难以发挥其环境育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