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就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具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相统一,通过对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式,将对生态的教育、认知和体验相结合,获得身心愉悦的过程。生态旅游规划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方式,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还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绿色发展。下面
建科园林景观设计浅谈一下生态旅游规划的策略方法:
1、树立全局发展意识
应当将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提到战略领导地位,秉持生态旅游资源有效保护,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方式,通过生态旅游经济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结合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以保障整体生态环境不被更改的基础上,推出特色的旅游项目。
2、生态旅游规划定位
在充分分析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定位。通过景区总体定位、旅游产业定位、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功能定位以及产品形象定位,结合优势与劣势,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具有创新性的旅游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价值,以市场营销为手段,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品牌。利用新媒体时代的兴起,借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3、特色化原则
深入挖掘当地的生态资源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生态旅游产品。例如依托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可以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等特色产品。同时,注重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通过引入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如户外探险、生态农业体验等,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这种特色化的发展策略不仅能够提升生态旅游的吸引力,还能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4、注重生态技术的运用
生态技术包括生态材质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低耗能技术应用、绿色植物环境、环保材料与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景区规划中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景区的生态品质,还能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在景区建设中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绿化设计中运用本土化植物配置,提升景区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
5、社区参与与利益共享
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通过培训当地居民成为导游、服务员、手工艺人等,让他们在旅游发展中受益。同时,建立社区参与机制,让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决策和管理。这种社区参与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的支持和参与度,还能促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6、健全监督管理体制
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以保护为主,以开发为辅,方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生态环境规划与开发中乱象的监管,设定监管指标,并将该指标列入“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监管到位、开发到位、发展到位。